(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7日電)電梯維護攸關民眾安全,台中市政府今天表示,一般電梯維護有每月定期保養,另外每年還要通過安全檢查後核發合格證。
電梯意外不時傳出,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今天宣布,將加強抽查。都發局說,台中市約有2萬部電梯,除持續要求電梯管理者按月實施定期檢查,並依規向都發局提出年度安全申報。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7日電)電梯維護攸關民眾安全,台中市政府今天表示,一般電梯維護有每月定期保養,另外每年還要通過安全檢查後核發合格證。
電梯意外不時傳出,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今天宣布,將加強抽查。都發局說,台中市約有2萬部電梯,除持續要求電梯管理者按月實施定期檢查,並依規向都發局提出年度安全申報。
近來傳出幾起電梯意外事件,使電梯安全問題浮出檯面,引發各界關注。臺中市政府都發局對此已採取因應措施,除持續要求電梯管理者按月實施定期檢查,並依規向都發局提出年度安全申報外,也將全市16805部電梯分類、分級、分年份列管,尤其是20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將加強抽查。
都發局長沐桂新今天﹙7日﹚於市政會議中針對電梯安全提出報告表示,目前臺中市申報列管的電梯共計 16805 部,都發局已查明相關事宜,電梯設備檢查管理訂有辦法,其中的平時檢查,管理人要按月實施;年度檢查,管理人則須向都發局申報。其中的檢查項目包括「電磁制動系統」,也就是電梯的煞車系統,業者務必特別注意。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8日電)台北市議員今天說,在美商電梯公司任職連姓男子,進行電梯工程時,發生職災導致左手截肢,要求公司負責,市府善盡監督。
台北市議員王孝維、張茂楠、童仲彥舉行記者會。議員表示,在美商電梯公司任職26年且擔任主任的連男,日前到台北市大直空軍司令部進行電梯工程,幾個月除1人施工外,還發現電梯設計有缺失。
〔自由時報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左營區某大樓電梯日前故障致母子慘死,引發外界關注,多位市議員昨在工務部門質詢時,紛紛要求工務局建管處需有積極作為;建管處表示將全面抽查十五年以上老舊電梯,十七日會邀安檢協會檢討保養規範。
陳明澤、黃柏霖、郭建盟、陳玫娟、蔡金晏等多位市議員,昨在工務部門質詢時,陸續針對左營電梯故障致母子慘死案,要求工務局建管處說明後續作為。
花蓮一間餐館的女員工,中午推餐車搭電梯下樓時,竟然不慎踩空,從2樓摔落到1樓,造成頸椎及腰部受傷,被緊急送醫,而餐廳業者表示,疑似是女員工今天是最後一天上班,趕著離開而操作不慎,沒注意到電梯還沒升起就踏進去,才釀成意外。
1 住戶在電梯內吸菸,違反菸害防制法第15條第1項第9款規定
依該法可處2000~10000之罰鍰,併公告被處分人及其違法情形
古代的中國及歐洲各國都有以轆轤等工具垂直運送人和貨物。現代的升降機是十九世紀蒸汽機發明之後的產物。1845年,第一部液壓升降機誕生,當時使用的液體為水。1853年,美國人艾利莎·奧的斯(Elisha Otis)發明自動安全裝置,大為提高鋼纜曳引升降機的安全。1857年3月23日,美國紐約一家樓高五層的商店安裝了首部使用奧的斯安全裝置的客運升降機。自此以後,升降機的使用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高速的發展。最初的升降機是由蒸汽機推動的,因此安置的大廈必須裝有鍋爐房。1880年,德國人西門子發明使用電力的升降機,從此名副其實的「升降機」正式出現。
中國首個安裝升降機的城市是上海。1907年,位於公共租界內的六層高的匯中飯店安裝了兩部奧的斯升降機;臺灣最早的商用升降機則出現於日治時期中的1932年,同年開幕的臺北市菊元百貨、臺南市林百貨均有裝置,時稱流籠(閩南語:Liû-lông),且林百貨已指定為歷史建築,其升降機至今仍存。
1、開關門時必須輕開輕關。(以防止門繩出槽或砸壞門安全開關)
2、裝放貨物時請往轎廂中間放置,(距轎廂邊≥ 5 ㎝)以防卡住轎廂。
安全專家從眾多教訓中總結出來一些坐電梯的安全常識。
1、客運電梯升降速度通常為每秒1米左右,快於每秒1.9米的電梯,會令人感到不大習慣,患有高血壓、心髒病的人還會感到頭昏腦脹,耳鼓難受。乘坐普通電梯有不習慣的感覺,可在嘴裡含糖,以助矯正耳膜的適應能力。 2、民用客運電梯的負載能力通常為1噸,乘員不宜超過14人。 3、高層建築若發生火災不可坐電梯下樓。攜帶汽油、鞭炮等易燃易爆物品的人也不應乘電梯。 4、雷雨天,沒有緊急事情最好不要坐電梯。因為電梯機房通常是在樓頂的最高處,容易招引雷電。
1、重複按按鈕。等待電梯時,經常有人重複按按鈕,這樣反复按按鈕會造成電梯誤停,既耽誤時間還可能造成按鈕失靈。
2、停留在廳門和轎門之間。電梯最容易出事的就是門,停留在廳門和轎門之間是最危險的動作,有些乘客進出電梯還會短暫停留,跟人閒聊,這是非常危險的,專家建議進出電梯最好是快進快出。
8月18日,廈門湖里興湖路象嶼花園發生了一起電梯事故,電梯瘋狂上躥,1歲寶寶摔死。事故再次引發人們對電梯安全的關注。 電梯控制系統錯亂怎麼辦?電梯墜梯時應注意些什麼?……本期,《產品質量檢測實驗室》走進省質監局特檢院,模擬電梯故障,並請該院副院長林堯分析原因和注意事項。 實驗的同時,林堯還透露《福建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電梯安全管理辦法此前從未有過,它對解決老舊電梯的安全隱患起到積極作用。 實驗1 電梯屏幕亂碼、按鍵不靈、溜梯時咋辦 模擬故障:當您乘坐電梯時,出現內召、外召不顯示,或者程序亂碼、按鍵沒反應、溜梯(電梯緩慢下墜)等,可用以下實驗檢驗原因。 實驗儀器:電梯綜合性能測試實驗室(含有控制系統、驅動系統、虛擬井道、變頻模擬載荷系統、軟件分析系統)。 實驗步驟:先將發生故障的電梯控制板拆下,放置到電梯綜合性能測試實驗室,將控制板連接到控制櫃,進行調試,電梯加載運行,再進行測試分析。 測試結果: 1.控制面板上原器件老化,出現程序錯亂現象; 2.平層感應器故障,出現溜梯等。 應急處理:電梯有可能上、下運行,這時乘客不要慌張,這是電梯在按照設定的指令自動尋址,一旦找到就會停止,電梯門開後,乘客應立即離開。 這些動作不能有: 1.呼叫電梯時,不要同一時間按上下方向的按鈕; 2.禁止拍打、敲擊或者用硬物觸打操作面板; 3.不要在轎廂內蹦跳; 4.不要擁擠進出轎廂; 5.不要長時間停留在轎廂出入口處; 6.禁止私自拆裝電梯轎廂內、層站外零部件及其附屬設施進行修理; 7.不要採用非正常手段開啟電梯層門或轎廂門; 8.不要乘坐超過額定載重量的電梯。 實驗2 電梯突然下墜時會卡在某一層 模擬故障:當您乘坐的電梯突然下墜時,可用以下實驗檢驗原因。 實驗儀器:限速器試驗台。 原因分析:電梯超速,就會啟用限速器、安全鉗動作。限速器電氣開關動作,制動器就會自動抱閘,機械動作,就會啟動安全鉗動作,安全鉗會卡死在導軌上,電梯停止。 若有發生墜梯,可攜帶該儀器到現場檢測限速器、安全鉗。若限速器2年內未檢測,或者限速器、安全鉗有改動過,也可用該儀器檢測。 電梯卡在層間時怎麼辦 1.不要驚慌,可以利用轎廂內設警報按鈕或電話呼救,按照規定,警鈴可通到值班室,24小時都有人值班,並要求維修人員在半個小時內到達現場; 2.轎廂和井道通風良好,空氣充足,電梯設有多項保證乘客安全措施,請耐心等待救援; 3.切勿試圖通過其他危險方式離開電梯,更不要強行打開電梯門。 實驗3 電梯門開關太快或關不了是啥原因 模擬故障:當您乘坐電梯時,發現電梯門關不了,或者開關門時間過快時,可用以下實驗檢驗原因。 實驗儀器:可分合電梯門系統。 實驗步驟:收集電梯門系統的故障內容,放在實驗儀器上,進行門系統故障模擬分析。 原因分析:門機控制系統參數設置不當、門受到異物卡阻等原因,可能導致開關門過快或緩慢。 一般來說,開門寬度用B表示,B≤800毫米的,中分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3.2秒,旁開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3.7秒;800<B≤1000毫米時,中分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4秒,旁開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4.3秒;1000<B≤1000毫米時,中分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4.3秒,旁開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4.9秒;1100<B≤1300毫米時,中分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4.9秒,旁開自動門開關門時間不應大於5.9秒;一旦發生門故障,開關門時間可能被調節。 防止門系統破壞這些行為不能有 1.不要無故踢門,以免層門損壞; 2.不要試圖用手、腳或者拐杖、棍、棒等物品阻止轎廂門的關閉; 3.不要拔撬、倚靠層門打鬧; 4.應該快速出入電梯,不要與他人在電梯門口談話或者逗留。 政策解讀 使用15年以上的電梯 要申請安全性能技術評估 未執行的最高處罰2萬元 8月1日,省政府公佈了《福建省電梯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辦法》調整電梯生產(含製造、安裝、改造、維修)、銷售、使用、日常維護保養、檢驗檢測及其監督管理活動六個環節,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上述活動都應當遵守《辦法》 。 日常保養維修工作有了監督保障 “電梯使用年限達到15年時,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委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安全性能技術評估,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提出繼續使用、維修、改造或者報廢的意見。”林堯表示,電梯使用年限達到15年時,電梯使用單位未委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安全性能技術評估的,最高將被處以2萬元罰款。 此外,《辦法》還明確要求電梯使用單位委託取得維修許可資格的單位進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簽訂日常維護保養合同,並按照國家安全技術規範的要求建立電梯安全技術檔案,對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實施監督和維保記錄須簽字確認。 電梯使用單位有了明確的界定 《辦法》在第十四條中對電梯使用單位進行了界定: 一是電梯安裝後,建設單位尚未移交給電梯產權所有者的,該建設單位為電梯使用單位。 二是委託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電梯,受委託的物業服務企業為電梯使用單位。 三是未委託物業服務企業管理的電梯,屬於單一產權所有者的,該產權所有者為電梯使用單位;屬於多個產權所有者的,應當協商明確其中一個產權所有者為電梯安全使用管理的責任人,其他產權所有者承擔連帶責任。 四是出租配有電梯的場所,租賃合同中應當約定電梯使用單位;未約定的,電梯產權所有者為電梯使用單位。 電梯維修、保養及檢測等費用支付途徑 在實際中,電梯更新、改造、重大維修以及日常維護保養、一般維修和檢驗檢測的費用難落實。因此,《辦法》第十九條第一款明確:電梯的更新、改造、重大維修費用依照有關規定從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列支,資金不足部分或者無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由電梯產權所有者籌集。 目前除電梯產權單位自行管理電梯以外,大多數住宅電梯的產權歸業主所有,而管理工作歸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向物業服務企業繳納物業費用,該費用中已包含了物業服務企業對電梯的日常管理費用,因此,《辦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一般維修和檢驗檢測等費用由電梯使用單位支付。
2月28日,本報和南京市質監局合作推出《電梯安全條例宣傳》欄目,報導了電梯安全歸誰管。一位讀者來電諮詢,“住的小區300多戶共用兩部電梯,上班高峰期常常要等待,電梯由於超負荷運轉,經常出現問題,那麼建築物電梯配置數量有沒有規定呢?”記者了解到,《南京電梯安全條例》規定,應合理配置電梯的數量和確定電梯應該承載人數。
一些電梯“老弱病殘”
隨著城市樓房越蓋越高,與其相配套的電梯數量急劇增長。據統計,目前,全市有2500多部電梯,電梯的安全性能已成為百姓關注的焦點。但目前,不少小區內的電梯因管理和維護不善,存在檢驗合格標識過期、電梯應急報警失效、轎廂門無法開啟或關閉等問題,用戶被困電梯的案例也是時有發生。
●案例——